当前位置:首页 > TAG信息列表 > 白凉薯的做法大全

白凉薯的做法大全

凉薯怎么做好吃家常菜 炒凉薯的做法

王鸿寿(1850~1924年),艺名“三麻子”,同仁称之为“三老板”,出生于江苏南通,其父是南通一名管水道运粮的官员,因酷爱戏曲,便自组了徽调和昆曲两个戏班。王鸿寿在继承前辈艺人米喜子、程长庚等表演艺术的基础上,对红生艺术有很大的创造与发展,被尊称为“红生鼻祖”,世称“王派”。

王鸿寿自幼受其父熏陶,曾于戏班中学武生、老生及武丑戏,所演《偷鸡》、《盗甲》等有水平。14岁时,因其父不善奉承,未送寿礼给至此巡察的上司,因而被参奏一本,招致满门抄斩。幸亏王鸿寿藏于戏箱之内,オ得以幸免。从此他隐姓埋名,流落异乡,因脸部有微麻,遂起艺名为“三麻子”。

王鸿寿北上津门,初演老生戏,未被重视,遂改演《古城会》、《水淹七军》等关羽戏,一炮而红,自此以演关公戏著称。他所扮演的关羽之所以能受到赞誉,是因他用心钻研了关羽的图像。据说他曾于父辈好友处,得到了66张关羽马上舞刀的画像,如获至宝,日夜钻研,用心揣摩,把自己的理解加以融化,在继承的基础上,有了突破性的发展,创出了威严庄重的舞台关羽形象,为人们所喜爱,誉他为“活关公”。

关羽戏当初仅有《白马坡》、《华容道》、《战长沙》等数出戏。王鸿寿根据关羽的故事,先后编演了三十余出关羽戏,并根据剧情在很多方面都进行了一系列的革新创造:脸谱化妆方面,把关羽的揉胭脂脸变为勾银朱脸,增加了脸谱的线条,加重了脸谱的色彩,并且变黑满或黑五绺髯口为黑三绺;服饰刀具方面,为关羽设计了专用的夫子盔、掩心甲、软靠,特制了青龙刀;身段造型方面,借鉴关羽的塑像、画像设计了很多种优美的造型,又设计了特殊的趟马和刀花亮相;唱腔方面,他以高亢的嗓音唱徽调,同时以昆曲吹腔、梅花板、南韵拨子、西皮、二黄、唢呐二黄等相互配用的方法,作为关羽独有的唱腔;做功方面,融会文武老生、武生及架子花的表演特色,使之同时具有庄重、沉雄、勇猛、威武等多种特色,并增设一名马童来使关羽的舞蹈动作丰富化。王鸿寿对于关羽戏做了进步的创新,可称得上是当之无愧的“红生鼻祖”。

京剧知识简介(京剧常识知识点)

王鸿寿的戏路极宽,除关羽戏外靠把戏、短打戏、尤其衰派和做功老生戏也都有很深的造诣,如《徐策跑城》、《扫松下书》等均为佳作。他还善于运用髯口、纱帽翅、翎子和耍眼等特技,以此增加戏的气氛。

1923年,王鸿寿带病演出《走麦城》,是日观众热情极高。戏毕关羽归天,王鸿寿也行动困难,就此卧床不起,于次年病故于上海。


菲菲优选 海狗网

  • 关注微信关注微信

猜你喜欢

微信公众号